X
杏鑫娱乐注册旅游集团

中国旅游集团 20

安徽企业 100

| 您是登录的第165658名网民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发布日期:2012-03-13 浏览次数:8234 发布人:杏鑫娱乐注册旅游集团

分享到:

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当前,在制度执行力问题逐渐凸显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破解制度执行难题,对于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江苏省纪委、监察厅

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地区和部门抓制度落实的自觉性、紧迫感和实际效果有待提高。与制度设计相比,制度执行是块“短板”,重制度制定、轻制度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尽管都认识到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并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上看,抓制度落实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措施还不够得力,效果不够理想,工作离中央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制度执行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执行制度搞形式主义,以文件贯彻文件,表面上热闹而实际收效甚微;有的搞功利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的执行、不利的则不执行;有的执行制度不够严格规范,敷衍塞责,变通规避,附加不正确、不合理的内容,或者在贯彻落实中以配套规定替代上位法规制度,将制度的硬性规定软化为弹性要求;有的执行制度“宽严不济”,制度之上有特权、制度面前有例外,不能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制度执行力呈递减态势。中央一级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相对较好,层级较低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中央机关和部门执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到位,基层单位执行情况相对较差。有的地区和部门抓制度执行时紧时松,执行制度的长效机制有待形成。  

当前制度执行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传统文化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教名分、主张“德主刑辅”,忽略了法律规范的约束作用,造成人们的公民意识、法治观念较为缺失,法规制度缺乏外在的监督力量,制约了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同时,一些封建思想文化残余,诸如官本位思想、特权意识、人治观念等仍有市场,以权乱法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作用的发挥。二是“熟人社会”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看重关系而轻视契约,很多人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遵循制度,而是找门路、托关系。当前,这种社会“潜规则”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较为盛行,大大抵消了正式制度的施行效果。受此影响,社会对制度的认同感有所下降,对消极腐败现象的容忍度逐渐提高。三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催生制度工具主义思想。个别地方和部门将法规制度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需要时捡起用之,不需要时放下弃之,这一趋利性执行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违反制度的成本较低。一方面,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处措施不严厉。个别地区和部门对一些违规行为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在制度设计上,以停职、调离等组织处理或者责令公开道歉、引咎辞职等问责措施替代党纪政纪处分,或者以纪律责任替代法律责任等,影响了制度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责任追究不严格。对违反制度的一般性问题,时常采取“下不为例”的处理方式;对严重违反制度的行为查处率低、惩处不严。违规的经济、政治代价较小,客观上促使一些人面对制度规定“铤而走险”。  

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路径思考   

提高制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可执行性。一是提高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坚持从“最坏”情形出发设计制度,限定权力范围及其运行方式,明确和细化违规处理罚则,减少制度执行自由裁量空间。防止和消除不同制度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发挥制度的集合效应和整体功能。二是提高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治腐败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展趋势,努力使制度设计体现反腐倡廉工作内在要求,防止制度“朝令夕改”。密切关注反腐倡廉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适时做好制度的立、改、废工作。三是提高制度设计的社会开放度和参与度。防止部门利益法定化,试行“委托立法”,增强制度的公正性。规范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和意见采纳反馈等工作,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社会认可度。

改善制度执行的社会环境,为制度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强化制度意识,形成全社会尊崇制度的浓厚氛围。强化干部群众的制度观念,引导干部群众尊重规范、敬仰制度,切实将反腐倡廉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破潜规则,破除关系网,冲破制度执行的阻力和干扰,形成全社会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的良好风气。二是督促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执行制度,形成抓制度落实的带动效应和推动力量。引导和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应切实担负起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责任,及时纠正和处理违反制度的行为。三是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社会监督。着力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工作,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畅通和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制度落实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提高制度执行效果。一是用技术抓执行。推进权力网上透明运行,以信息技术固化制度执行流程,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电子化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同步开发运行电子监察系统,依托权力网上透明运行平台,加强对制度执行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对制度执行管理的能力和效果。二是以公开促落实。坚持把公开作为推进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作为深化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和办事公开的重要内容,让制度执行主体切实感受到压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开的原则,逐步公开制度执行情况,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三是抓重点增成效。充分考虑腐败分布的时空因素,科学调配抓制度落实的力量,特别要针对重要节假日、干部选拔、工程建设、土地审批等腐败易发多发的时间和领域,集中工作力量,强化制度落实。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制度落实力度,努力以制度执行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规范制度执行过程管理,有效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是加强和规范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和改进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实施对制度落实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并使之与工作考核、投诉处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监督检查的综合效果。二是强化和规范制度执行的考核评价和责任约束。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执行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结合制度执行监督检查情况,定期评估各地区、各部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状况。坚持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年度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三是强化和规范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对发现违反制度的问题,及时启动查处程序,提高违反制度的风险和成本。完善法纪适用机制,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有效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国纪检监察报)